何清涟:2024国际政治重组 中国是隐形关键

清涟居 2024-01-04 07:13

2023年,远东的俄乌战争还未结束,中东的以巴战争又起,所有人都期盼2024年能够结束战争与动荡,一扫2023年的厚重阴霾,看到天空中现出几缕阳光,因此,人们寄希望于2024年将来到的多国大选能够改变这一局面。

据媒体报道,这一年全球约30个国家将选出总统,其中六大国家(区域)的选举被看作对全球政治将起关键作用的选举,因为其最终结果不仅将引发全球政治联盟的重新组合,还将影响现有政治联盟内部关系的紧密程度。尽管中国不在这六场选举之内,但这些国家选举出新领导人之后,它们与中国的关系却将视选举结果而有调整变化,进而影响到两极世界的力量组合。

与中国利益攸关的三场大选

六场选举依次分别是: 2024年1月13日即将举行的台湾总统大选,3月中旬举行的俄罗斯大选,4-5月的印度大选;6月间相继举行的欧盟议会选举与墨西哥总统大选、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其中,台湾、俄罗斯与美国大选,都与中国利益紧密相关。

台湾大选结果对中国的重要性自不待言。民进党胜出,台海关系将维持现状,美国会松一口气,不必要担心台湾新政府对大陆的态度转向亲睦,让美国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中国对这一结果至少不感到意外,因为目前全方位介入台湾大选只是“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和统”的希望现在已经放在台湾年轻世代身上。目前台湾三百多万年轻世代都是TikTok的使用者,经过数年持续洗脑,早就从“太阳花”那代“天然独”转变成不再关心统独的政治冷感一代。假以时日,“和统”并非无望——目前总的看来,绿营以微弱多数胜出的可能性较大,最坏的结果是总统是民进党,立法院蓝营占多数。

美国今年11月的大选不仅对中国重要,对世界也非常重要,不过,最重要的是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目前,共和党一方最可能的候选人是川普;民主党一方,因为现任总统拜登坚持要继续参选,在没有党内意外挑战者出现的情况下,仍然可能是两位对决。

由于美国对华外交政策已经换了一批新人,拜登政府坚持的还是川普政府的对华外交路线,无论谁胜出,对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些政策调整(视国内政治需要),不会有路线调整。因此,大概率仍然会维持这种局面:美国视中国为最大的竞争者,既有合作,也有扼制;而中国则认为:美国两国要么是合作的“友好”关系,要么是竞争的“敌对”关系,事实上没有中间路线。

中国的姿态,以及中美两国关系,将决定南方国家要改变国际游戏规则的调门高低,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几乎没有悬念的俄罗斯大选

2024年俄罗斯总统选举根据法律将在2024年3月17-19日于俄罗斯举行。俄民调机构公众舆论基金会12月7日的最新民调显示,对普京的信任度高达79.7%,70%以上的受访俄民众认为,普京应该继续连任。

全俄民意研究中心主席瓦列里·费罗多夫在公开讲话中提到,俄乌战争造成了所谓“四个俄罗斯”,是一种对俄罗斯社会人群的划分,第一个俄罗斯是“交战中的俄罗斯”(泛指支持冲突、政治观点强硬的保守人群),约占人口的15%。

第二个俄罗斯被称之为“首都圈内的俄罗斯”,泛指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居民,是从三十年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受益的富裕阶层,受俄乌冲突震动最严重的也正是这一群体。

第三个俄罗斯被称之为“深层俄罗斯”,又称“边远的俄罗斯”。这部分人口居住在大城市以外,是俄罗斯人口的主要部分。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军工复合体重新开始运转,失业降低,工资上涨,资金更多流向边远地区和底层, “深层俄罗斯”的经济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得多。

第四个俄罗斯被称之为“离开的俄罗斯”,这一人群没有确切的统计数字,在过去的一年半里,有75万人离开了俄罗斯。他们是俄罗斯社会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那部分人,在精神和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部分人认为正在发生的事情(俄乌冲突)是一场悲剧,是所有希望的的破灭,他们不能继续生活在俄罗斯,生活在一个正与乌克兰交战的国家。现在这些人当中已经有一半人返回俄罗斯。

在这四个俄罗斯中,前三个都团结在普京周围,反对者主要在“离开的俄罗斯”当中。 多次预测莫斯科将发生政变、普京病危的《纽约时报》也不得不在《展望2024:那些可能改变世界的事件》(2023年12月22日)中预测:“3月17日:自1999年开始就以总理或总统身份统治俄罗斯的普京将为第五个任期展开‘竞选’。毫无疑问,这场竞选看起来将更像是普京闲庭信步地击败他的克里姆林宫批准的反对派候选人,回到总统办公室,一直连任到2036年——这是根据他在2020年颁布的宪法修正案得出的最后期限。” 这意味着中俄之间的友好及战略合作关系将在习普当政时期继续维持,南方国家不需要重新寻找新的领导国了。

2023年8月24日,金砖国家应申请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加入成为金砖成员国,如今只有阿根廷新总统米莱宣布不加入之外,其他五国如期加入。

印度大选关系到BRICKS的政治功能是否有加强的可能

印度总理莫迪的卫冕战在2024年4至5月,西方国家其实早就希望印度能够换帅了,但现实却与这希望背道而驰。路透社12月4日称,当地时间3日,印度执政党印度人民党赢得了4个主要邦中3个邦的地方选举。印人党从主要反对派印度国民大会党手中夺取了恰蒂斯加尔邦和拉贾斯坦邦的控制权,并创纪录地第五次在中央邦获胜。这些极其有利于莫迪连任。

自从与中国关系恶化之后,美国一直希望发展与印度的盟友关系,为印太战略找到坚实的支点,拜登上任后更是将印度作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想要把贸易往来限制在由可信赖国家组成的圈子里。2023年6月曾是印美关系的高峰,美国希望印度在BRICKS当中发挥一些作用,降低这个联盟的政治作用。美国认为,美国和印度对中国崛起的共同担忧,可以掩盖美印之间潜在的许多分歧。但2023年11月,美国政府挫败了一起由一名印度特工策划的、在美国本土暗杀害一名锡克教分裂分子古尔帕特旺特·辛格·潘农的阴谋之后,印美关系恶化。在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此事后,2023年12月下旬,印度总理莫迪接受了该报的采访,在此次采访中,莫迪轻描淡写地表示,美国指控印度试图参与并进行域外和法外杀戮,这损害了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

由于美印两国都将在2024年举行大选,双方都不想让两国关系变得更紧张,但拜登拒绝了莫迪的邀请——莫迪邀请拜登作为主宾出席印度在2024年1月26日举办的共和国日庆祝活动。拜登拒绝这项邀请的正式原因尚未公开,但是拜登拒绝前往新德里的决定,已迫使印度推迟原定在美国领导人访问期间举行的四方集团(还包括澳大利亚和日本)会议。 莫迪如果继续担任印度总理,潘农谋杀案的阴影就还会继续存在。

各国大选结果对中美关系会产生影响

在今年6月将要举行的欧盟27国选出720名欧洲议会议员,以及墨西哥将举行的总统大选,以及英国大选,对美中两极格局影响不会太大。在可见的长时间内,英国与欧盟仍然是美国坚定的盟友,墨西哥新当选的总统也许会加强对美外交,但不会因此迅速改变与中国紧密的经济贸易及各种双边关系。

综上所述,2024年对国际政治格局将产生影响的六场大选,其中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其实就是今年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这些大选虽然没中国什么事儿,但实则都会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从而对世界正在形成的两极化格局产生影响。

科罗拉多州“非常不民主地”将专家团结在一起,因为前斯卡利亚书记员宣布“合法”

维韦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承诺退出科罗拉多州的投票,因为特朗普的批评者克里斯蒂(Christie)也抨击了法院的裁决

查尔斯·克里茨 福克斯新闻
2023年12月20日 美国东部时间凌晨4:00

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下令特朗普退出投票 (视频)

福克斯新闻主播布雷特·拜尔(Bret Baier)在“特别报道”中对第14修正案的挑战进行了最新报道。

共和党人士和顶级法律分析人士对科罗拉多州全民主党最高法院的裁决表示愤慨,前总统特朗普因违反第 14 修正案的叛乱条款而必须从该州 2024 年的选举投票中除名。

《英格拉汉姆角度》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指出,从2021年1月6日骚乱开始的那一刻起,民主党人和特朗普的反对者就敦促使用“叛乱”一词来描述这场混战。

特朗普也尚未被正式判定犯有叛乱罪或第14修正案所暗示的任何邦联时代法规。

英格拉汉姆指出,科罗拉多州最高法院虽然完全是民主党人,但本身在4-3的裁决上存在分歧,这意味着一些民主党人担心做出如此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

法院下达了暂停令,直到1月的第一周,让特朗普的团队有时间在百年州的投票最终确定之前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特朗普竞选团队立即表示,他们计划向高位法官提出上诉。

特朗普发言人史蒂文·张(Steven Cheung)声称,民主党人对他的老板的领导“处于偏执状态”,他们“对失败的拜登总统任期失去了信心”,因此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将共和党领跑者的名字从选票中剔除。

在“特别报道”中,主播布雷特·拜尔(Bret Baier)指出,科罗拉多州裁决的严重性可能尚不完全清楚,因为在怀俄明州、西弗吉尼亚州、南卡罗来纳州、阿拉斯加州、德克萨斯州、威斯康星州、内华达州、弗吉尼亚州、新墨西哥州、新泽西州、新泽西州、俄勒冈州、纽约州和佛蒙特州也有类似的未决法律诉讼,特朗普在选票上的命运尚未裁决。

几个关键的摇摆州,包括宾夕法尼亚州。也有民主党占主导地位的州最高法院。

克里斯·兰道(Chris Landau)是最高法院大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和已故安东尼·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的前法律助理,他宣称科罗拉多州的决定是左翼的“合法”,他们想尽一切办法阻止特朗普连任总统。

“我希望每个人的讽刺表今晚都偏离了图表,因为这是我们在美国历史上看到的最反民主的决定之一 – 州最高法院的四名非民选法官已经自行取消了符合宪法所有资格的人的资格,”兰道告诉福克斯新闻。

然而,兰道说,他相信最高法院将“看一眼”科罗拉多州的案件并推翻它。

“作为一个美国人,我感到很可怕,这种法律正在被实施,法院如此自以为是,他们认为应该由他们来决定谁可以参加投票,让民主发挥作用,”他说。

他补充说,任何法学家都可以自由地不喜欢特朗普,但他们的意见不应该导致如此大规模的里程碑式裁决。

“为什么这些人如此害怕,以至于他们扭曲了所有规则,让特朗普退出选票?让人民投票,“他说。

拜登司法部如何为特朗普重返白宫铺平道路

科罗拉多国家公园

科罗拉多国家纪念碑的入口标志(Jon G. Fuller/VWPic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乔纳森·特利(Jonathan Turley)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称该裁决“非常不民主”,并补充说,法院在法律上对法律和宪法进行了尽可能广泛的解释来做出决定。

英格拉汉姆对此表示同意,并提出左翼法学家通常不将宪法视为静态文件,而是将其视为政治上的“愚蠢的腻子”。

特利说,1月6日是令人憎恶的一天,那些犯罪的人应该受到起诉。然而,特利认为,1月6日不应被视为一个事件,其效用是取消总统候选人的资格,并为案件正在审理或将要提起的其他所有州创造一个法律上的“滑坡”。

“这是一个我们真正需要民主的时刻:我们需要允许选民投票。我们需要听听他们的决定。这里的法院只是说,’你不会在科罗拉多州得到这个’……”他说。

为此,特朗普的一些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似乎与他站在一起,包括那些经常批评他的竞选活动的人。

企业家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维韦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承诺将自己从科罗拉多州的初选中移除,并呼吁所有候选人加入他的行列,称法院的裁决是“对民主的实际攻击”。

“在一个非美国、违宪和前所未有的决定中,一群民主党法官正在禁止特朗普参加科罗拉多州的投票。在尝试了书中的每一个技巧来消除特朗普总统在这次选举中的竞选之后,两党机构现在正在部署一种新策略来阻止他再次担任公职,“拉马斯瓦米周二在爱荷华州梅森市说。

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在新罕布什尔州贝德福德(Bedford)发表讲话,他将抨击特朗普作为其竞选活动的标志,在市政厅被问及这一突发新闻。

克里斯蒂回答说,他尚未阅读法院的裁决,但表示法院不应该阻止特朗普赢得总统职位 – 选民应该这样做。

内战后,第 14 条修正案主要为被释放的奴隶和有色人种提供了平等的权利和公民身份。

第14修正案中的叛乱条款或取消资格条款禁止任何宣誓支持宪法并“参与叛乱或叛乱,或向宪法的敌人提供援助或安慰”的人担任联邦或州公职。

它最初的目的是针对前邦联军官、邦联官员和支持分离主义里士满政府的人。

俄乌之外的世界早已斗转星移

俄乌之外的世界早已斗转星移 我是三郎君 2023-03-04 08:08

乌克兰战争阴影下 欧洲已永久改变 蜜都时尚达人 2023-03-05 08:42 

刘洪军:冬天过去了,乌克兰仍在人间 刘洪军的公众号 2023-03-04 00:02

黄元:中国须为下个全球时代自我革命 联合早报2023-03-02 05:00

邓清波:中国从俄乌战争中该反思什么?联合早报2023-03-01 05:03

俄罗斯遭遇世纪围剿,战争手段有失控迹象 我是三郎君 2023-03-02 10:49

因继续支持俄军侵乌 欧盟对白罗斯制裁延长一年联合早报2023-03-01 05:00

沙特外交部长30年来首次访问基辅,签署了4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CNN 2023年2月27日

刘洪军:泽连斯基备战,约翰逊备选 刘洪军的公众号 2023-02-27 00:02

美国回应中国立场 只要俄罗斯停战撤军战争马上就结束联合早报2023-02-24 12:40

盟友纷纷跳船,急需一场胜利的大鹅,居然玩起了PS? 老鱼君 老鱼讲古 2023-03-02 09:56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珍视俄罗斯过去的帮助,但不能宣誓放弃制裁界面新闻2023-03-01 08:41

塞尔维亚瞒着俄罗斯,悄悄做了一个动作,普京大呼上当! 飘逸的清风 天眼鱼眼慧眼 2023-03-04 00:00

瓦格纳老板证实没有塞尔维亚战士,视频显示俄罗斯士兵对军队感到沮丧,并希望加入瓦格纳 CNN 2023年3月2日

3500枚火箭弹援助乌克兰!塞尔维亚和哈萨克斯坦,突然背叛俄罗斯 无定河2023-03-01 15:59

哈萨克斯坦将关闭其在俄罗斯自2009年开始运作的贸易代表处山河路口2023-02-27 20:40

印度态度变了,G20会中对华施压,要求共同谴责俄,中方亮明立场网易新闻视频2023-03-02

肯尼亚不驱逐法国家乐福,不关闭美国肯德基,却要中国超市退出? 映衬生活的身影2023-03-04 01:10

俄罗斯会重蹈历史覆辙吗?蜜都时尚达人 2023-02-28 09:47

老鱼君:这一次,胡锡进被骂到关了评论 老鱼讲古 2023-02-28 09:13

伊朗:因涉嫌毒害女学生而爆发抗议活动天空新闻 2023年3月4日

总统从北京回来没几天,伊朗国内传出反对声:不能和中国走太近科罗廖夫2023-03-02 15:12

莱希北京之行将如何影响伊中关系?半岛电视台马兹亚尔·莫塔莫迪2023年2月19日

伊朗总统访华收获4000亿美元大单,达成5大共识,并向中方发邀请腾讯网2023-02-18 11:1

伊朗再次爆发大规模抗议,伊总统刚在北大说完话境外势力就行动?今日头条视频 2023-02-18 02:23 【网易视频

伊朗!摇摆不定的心态,让人对它很难有信任军事先锋君2023-02-18 03:47

中伊签署联合声明,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还是新冷战的开始?先知书店 孤冷的思享者8 2023-02-18 18:00

欧盟首次制裁伊朗7实体 震慑其他第三国实体_视频凤凰卫视2023-02-16

老鱼君:中伊发表联合声明:中国抛售美债、宣布制裁洛马和雷神老鱼又吹牛 2023-02-16 21:16

白罗斯总统表明支持中国解决乌克兰危机声明联合早报2023-03-02 05:00

一架专机落地北京,卢卡申科带来的方案里,包括了中俄白一体化科罗廖夫2023-03-01 11:17

卢卡申科带来的方案里,包括了中俄白一体化 观澜听雨 2023-03-03 16:15

白俄罗斯总统结束访华,协议成果超35亿美元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3年3月2日,16:10

中俄三次结盟,每次以中国被坑,俄国获得天大好处而结束!网易视频孙玉希军事

俄罗斯炮击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堂,累计已有113座乌克兰教堂被摧毁。泽连斯基:俄罗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不应有一席之地

2022 年 6 月 4 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 8:08更新 8小时 25分钟前
来自CNN的Victoria Butenko,Julia Presniakova和Bex Wright

泽连斯基说,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堂在俄罗斯炮击后被摧毁

6月4日星期六,乌克兰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堂被烧毁。
6月4日星期六,乌克兰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堂被烧毁。(@GoncharenkoUa/推特)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俄罗斯炮兵周六“摧毁”了乌克兰东部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教堂。

“它首先在苏联时代被摧毁,”泽伦斯基在Facebook帖子中说。“后来它被重建了。所以它被俄罗斯军队烧毁了。

“占领者确切地知道哪个物体正在被炮击,”他说。“他们不在乎把什么变成废墟。

乌克兰一直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剥夺俄罗斯在该组织的成员资格”,因为它“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摧毁了欧洲如此多的纪念碑,文化和社会遗址”。

“我们期待联合国和教科文组织做出合乎逻辑和公平的回应,”泽伦斯基说。“它是联合国,其宪章没有规定与恐怖分子有联系。俄罗斯的孤立必须是彻底的,它必须为其罪行负责。

一些背景: 根据教堂的官方网站,原始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26年。

在另一份声明中,顿涅茨克教区表示,这座更大的寺庙于2005年重建,使用了16至17世纪的俄罗斯木制建筑传统。

泽连斯基说,俄罗斯炮击后,乌克兰历史悠久的修道院被烧毁

该网站自 16 世纪以来一直存在

美国东部时间 2022 年 6 月 4 日下午 2:39
蒂莫西 ·HJ·尼罗齐 | 福克斯新闻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表示,乌克兰一座拥有数百年历史的修道院在遭到俄罗斯炮击后被烧毁,无法修复。

在俄罗斯入侵部队的一系列集中轰炸后,斯维亚托哥尔斯克修道院的诸圣修道院于周六被点燃。 

修道院是在莫斯科宗主教区保护下的宗教机构,该宗主教区继续支持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乌克兰记者阿加斯·戈尔斯基(Agath Gorski)报道了这场大火,他在推特上发布了这场灾难的镜头。

“顿涅茨克地区斯维亚托哥尔斯克修道院的木制诸圣修道院因俄罗斯炮击而着火!” 戈尔斯基说。“修道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500 年代。俄罗斯第二次炮轰它。这是俄罗斯野蛮的又一行为。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

泽连斯基周六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燃烧圣地的视频。

修道院位于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主要由木材制成,自 16 世纪以来一直存在。

这场大火可能会使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普世关系更加紧张。持续的入侵促使东正教主教与莫斯科宗主教区分开,并开始运作独立的主教团。

泽伦斯基总统说,自战争开始以来,俄罗斯炮击已摧毁了乌克兰的113座教堂。

来自CNN的玛丽娅·奈特在亚特兰大

4月10日在乌克兰卢卡希夫卡村一座被摧毁的教堂的外观。
4月10日在乌克兰卢卡希夫卡村一座被摧毁的教堂的外观。(Anastasia Vlasova/Getty Images)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说,在与乌克兰的“全面战争”期间,俄罗斯炮兵“摧毁了”113座教堂。

泽伦斯基在周六的夜间讲话中说:“其中包括古代人 – 那些经受住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未能抵御俄罗斯占领的人。
“还有一些是在1991年以后建造的。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所有圣徒的Skete的重建始于2001年。6月10日将是建设开始的又一个周年纪念日,“他说。

周六早些时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了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的诸圣堂被俄罗斯炮击“摧毁”。

泽伦斯基在他的讲话中指出,这“不是对修道院的第一次炮击”,并且“三名修道院僧侣在周三被俄罗斯炮击打死。礼拜仪式被迫在地下室举行。

据总统说,来袭的俄罗斯炮兵的声音在修道院里是“恒定的”。

泽连斯基指出,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属于乌克兰东正教,在莫斯科仍然被认为与俄罗斯东正教有联系,但即使这样也不能阻止俄罗斯军队。

鉴于“俄罗斯东正教高层对乌克兰侵略的支持”,泽伦斯基呼吁乌克兰东正教“得出结论”。

“俄罗斯军队可以停止焚烧教堂。俄罗斯军队可以停止摧毁城市。俄罗斯军队可以停止杀害儿童。如果莫斯科的同一个人只是下达这样的命令。事实上,仍然没有这样的秩序,这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明显的耻辱,“他说。

11小时 38分钟前

大火吞没了乌克兰东部城镇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主要修道院寺庙

来自CNN的Olga Voitovych和Bex Wright

乌克兰东正教会在一份声明中说,星期六,大火吞没了乌克兰东部斯维亚托希尔斯克的诸圣木制修道院的主要寺庙。

“由于敌对行动,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的诸圣区领土上发生了大规模火灾,”声明说。“火焰吞没了主庙。

迄今没有人员伤亡的报告。

根据教堂的官方网站,原始寺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26年。

在另一份声明中,顿涅茨克教区表示,这座更大的寺庙于2005年重建,使用了16至17世纪的俄罗斯木制建筑传统。

六月 4 20226:29 下午 EDT

“俄罗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不应有一席之地,”泽伦斯基在文化遗址被摧毁后说。

Ukrainian President Volodymyr Zelenskiy speaks during a joint news briefing with Polish President Andrzej Duda, Lithuanian President Gitanas Nauseda, Latvian President Egils Levits and Estonian President Alar Karis (not pictured), as Russia's attack on Ukraine continues, in Kyiv, Ukraine April 13, 2022. REUTERS/Valentyn Ogirenko

2022年4月13日,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在与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拉脱维亚总统埃吉尔斯·莱维茨和爱沙尼亚总统阿拉尔·卡里斯(未图)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仍在继续。瓦伦丁·奥吉连科 |路透社

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呼吁在乌克兰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被摧毁后,俄罗斯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移除。

“俄罗斯炮兵今天再次袭击顿涅茨克地区的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摧毁了弗希斯维亚茨基修道院。它于1912年被奉献,“泽伦斯基在NBC新闻翻译的社交媒体帖子中写道。

“占领者确切地知道哪个物体正在被炮击,”泽伦斯基写道。“他们知道在斯维亚托希尔斯克修道院的领土上没有军事目标。据了解,约有300人逃离敌对行动,其中包括60名儿童。但是,俄罗斯军队仍然在炮击月桂树,就像整个顿巴斯一样。就像乌克兰的任何其他领土和任何其他可以到达的对象一样。他们不在乎把什么变成废墟。

泽伦斯基说,乌克兰议会呼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取消俄罗斯在该组织的成员资格。他补充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除了俄罗斯之外,没有哪个国家摧毁了欧洲如此多的古迹,文化和社会遗址。

“俄罗斯在乌克兰烧毁的每一座教堂,每所学校被炸毁,每一座被摧毁的纪念碑都证明俄罗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没有地位,”泽伦斯基说。他补充说,乌克兰希望“联合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合乎逻辑和公平的回应”。

“它是联合国,其宪章没有规定与恐怖分子有联系。俄罗斯的孤立必须是完全的,它必须为其罪行负责,“泽伦斯基说。

— 杰西卡·迪克勒

国家利益的确应是审视国际事务的最高视角

2022-03-02 10:39胡锡进先生在他的微信公号发出《中国国家利益应是我们审视乌克兰战争的最高视角》一文,这个标题好。今天乌克兰人正是因此而团结起来抗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我们中国人,也有过因日本军国主义入侵而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历史。当时的环境,比今天乌克兰的处境还艰难,苦撑了好几年,因日本偷袭珍珠港,反法西斯阵营形成才改变了单打独斗的局面。由于网上的议论认知差别很大,胡先生提出”我们今天就应不断提高对国家利益的辩识力“,的确需要。就此笑蜀先生也提出了他的看法,即录存于下。——五柳村

此前,当普京出兵乌克兰,又一次在网上激起波澜,出现多种不同看法,笑蜀先生也连发四帖论论及。如胡锡进先生所言“中国舆论场对乌克兰战争的谈论很热,观点也很多元,彼此互掐激烈。”不过看法虽多,但总体看不外乎挺乌克兰或挺普京,也有模棱两可的,但绝大多数各有所归,即站队。笑蜀先生以史为鉴,言简意赅,,亦收存以便探讨。——五柳村

【相关阅读】李慎之:谈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 2002年3月在南京

这是为什么?乌克兰出现民众对当地华人不友好的声音和举动

中国在乌留学生遭恐吓跟踪!中国青年报 2022-02-26 16:17

中国公民身份在乌克兰遭遇尴尬

在乌留学生:我不再敢承认是中国人!谈论乌战,请留点口德东方睿见 3D实验室 2022-02-27 14:57

为了在乌同胞安全,请停止打鸡血

微博、抖音、微信号召:停止散播乌克兰美女等不当言论!有中国留学生已遭到恐吓跟踪每日经济新闻2022-02-26 21:29:54 每经编辑 程鹏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公众号2月26日发布消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乌俄战事不断升级,乌社会上极端行为增加,出言不逊甚至持枪射击,给我在乌中国公民造成安全风险。

据CGTN,当地时间25日,一名在乌克兰基辅的中国留学生步行前往超市购买物资时,遭到了当地民众的威胁与恐吓。她说,目前乌克兰形势较为严峻,当地部分民众情绪激动。

7674754116439315456.jpeg

据环球时报,目前仍滞留在乌克兰基辅的中国留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基辅当地民众向中国留学生反映,乌克兰多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散布不实消息,称“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目前已经出现乌克兰民众对当地华人不友好的声音和举动。

2月25日,@微博管理员 发布消息,站方对排查到的攻击谩骂、引战对立等622条内容进行处理,对105个违规账号,视程度采取禁言7天至关闭账号的处置;对排查到的恶意调侃、宣扬对立等542条内容进行处理,对74个账号,视程度采取扣除信用历史分至禁言30天的处置。新浪微博管理员呼吁广大网友:在关注热点积极讨论的同时,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理性发言。

同时,抖音平台方面也发现,极个别用户借助热点事件,不当蹭热、玩梗。特别是以痛点为笑点,发布诸如“俘虏乌克兰美女”等视频,传播不当价值观,破坏平台氛围。对此现象,平台进行了集中打击,共处理违规视频6400条,中断违规直播1620次,并对相关账号进行了处置。

<h3 id="乌克兰民众为什么会对对当地华人不友好的声音和举动?
为什么会出现乌克兰民众对当地华人不友好的声音和举动

有中国留学生反映,乌克兰多家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散布不实消息,称“中国支持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是不是就是这个原因,未见大使馆发表意见,如以下微信公号所记,还有各大网站有关乌克兰报道后的留言,都值得注意。

这时候意淫“乌克兰美女”,你还能再猥琐一点吗? 2022-02-26 22:54海边的西塞罗

谷神ceres:为战争狂欢的烂人,扒你家祖坟的不是乌克兰 2022-02-26 16:41谷小九

为了在乌同胞安全,请停止打鸡血 2022-02-26 17:53 老鼠记者 兔子兔子画漫画

江天明:建议将中国那些俄粉普粉派去支援俄罗斯打仗2022-02-26 02:11天明时光

鹿鸣君:远方的战火,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身边的一些人 2022-02-25 23:54呦呦鹿鸣

笑 蜀:古长安今日悲剧之生态学解释

转自新浪微博 一转梅

武汉封城近三月,除了无先例无经验导致的医疗系统崩溃,其他方面都比今日古长安好很多,尤其物资供给方面,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其实F4代表的当年湖北主官,不比今日古长安的主官水平高多少。差别在哪?差别主要不在官方,主要在社会面——武汉多少还有点市场和市民社会,所以有方方,有公民记者,有NGO进入的空间。市场和市民社会在,社会的毛细血管就在,最后一米就好打通。市场和市民社会缺位,官方包办一切,权力覆盖一切,社会就没有毛细血管,最后一米就打不通。这才是今日古长安悲剧的终极原因。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湿地的重要性。湿地不仅因其特有的生物多样性,注定是多元物种尤其弱势物种、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尤为关键的是,湿地还是一种海绵型生态系统,对洪涝等灾害或危机之抵御能力超强。一个市场力量和市民社会力量起基础作用的社会,就是一个人文意义上的广大湿地,不仅因其特有的多元价值、多元文化和多元利益结构,具有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可以实现多元族群尤其弱势族群各得其所、各美其美的共生价值;而且因其发达而丰富的毛细血管系统,有利各种流动,四通八达而无微不至,不存在最后一米阻塞的问题,所以具有强大的社会自治和自救能力,可抵御突如其来的社会危机或灾害。

于此不难解释,为什么北洋时代,虽有各种内乱乃至军阀混战,但经济、文化和社会仍发展很快,一战后最初几年发展更快、成就更大,这无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的市场力量尤其市民社会的自治和自救力量。改开三十年也是社会重新发育的三十年,这种重新发育在本世纪头十年达到巅峰。2008年汶川地震时,市场和市民社会的救灾动员能力井喷般爆发,则是其逻辑之必然。

但这也是三十年社会重新发育最后的高光时刻,也可以说是回光返照。社会发育辛辛苦苦三十年,最后几乎一夜回到改开前。这个复杂而诡异的过程就不展开说了。所幸的是,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中部尤其东南部,尤其是珠三角,多少还残存了一些湿地,市场的力量、市民社会的力量虽然也遭压制,但毕竟还在,社会之自治、自救、抗灾动员的能力未被斩草除根。至于西部、北方,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景观了。那里的权力如何跋扈,社会如何崩溃,人如何被驯服,可想而知。看着社交媒体上古长安封城后的各种悲剧记录,尤其为达标清零,被迫整栋整栋居民、整个院校师生强制迁移外地,迁移途中那默默无声的黑色人流,那一张张毫无表情的面孔,唯有叹息以及绝望……

权力无论多么强大都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如果权力强大即等于文明,那么古时的秦王朝和近世的纳粹德国可能是最文明的,但这结论显然太荒诞。一个国家的文明水准,归根结底,是跟其社会发育程度同步的,社会发育程度愈高,社会的各种小共同体愈是兴旺,社会的毛细血管愈发达而丰富,才愈有利于疗愈、愈有利于强身健体。这样的国家也才会是文明国家,也才会是有望持续强大的国家。没有社会的充分发育,就没有文明,繁荣就没有保障,就会如今日古长安那样,随时从歌舞升平的所谓盛世,一夜急坠到危机四起以至饥寒交迫……

作者微信所加注:飞机上,用手指头手机上写个把小时,《古长安今日悲剧之生态学解释》就成稿了。但从昨晚起到今下午四点,尝试各种平台,居然统统发不出来。最后不得不动用备用N年但一声不吭的微博小号,这才侥幸发出,还不知能存活多久。其实文章亮点无非在角度,内容并非敏感,可说平和之极,但也必须穿越重重封锁线。发布比写作更辛苦,真是哭笑不得。